目前最明显的迹象是美国在强化对巴拿马运河、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航线的控制,这两条通道既是全球海运的咽喉要道,也是东亚贸易大国外贸运行的关键路径
美国重掌海权的下一个目标是控制北极。为此,特朗普政府在战略、军事、经济等方面全方位发力瞄准了格陵兰岛,正在为控制海上贸易新通道做着准备
美国国会众议院自2023年起就提出过相关法案,最新的《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拟定了“授权美军进行海上封锁”条款,计划允许美国在特殊情况下封锁竞争对手的海上油气进口通道,尤其是针对马六甲海峡、南海等重要海上通道
美国还启动“复制者”计划,构建由机、艇、潜航器等组成的无人作战体系,与日本等地区盟伴联手,加速在印太关键航道投放海底无人装备,预谋打一场围绕海上通道安全的高科技战争
如果未来美国在关键航道上滥用金融保险工具,将给竞争对手带来“有船难用”“有路难走”的挑战,或者,一旦美国在关键航道上制造事端,就会使相关保险费用骤增,这将大幅抬高后者的航运成本
文 | 王旭 刘兰芬
贸易通道是全球能源、粮食、原材料和制成品流通的命脉,也是大国掌控国际经济权力的重要抓手。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大国竞争后,历史学者马汉有关大国应掌控贸易通道的海权观正在美国强势回潮,遏锁海上贸易通道,已经成为美国遏制竞争对手、截断后者与世界贸易联系的关键一招。
强化对传统关键通道的控制
目前最明显的迹象是美国在强化对巴拿马运河、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航线的控制,这两条通道既是全球海运的咽喉要道,也是东亚贸易大国外贸运行的关键路径。
巴拿马运河承载着全球5%~6%的贸易量。美国历来重视对巴拿马运河的掌控,当下更暴露出重掌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野心。
在开启第二任期前的记者会上,特朗普就质疑1977年美国前总统卡特将运河归还巴拿马的决定。其就职演说中6次提到巴拿马,放言将“收回”运河。此后美国为了拿回巴拿马运河运营权,推动巴拿马政府修订《巴拿马运河条约》,试图将运河通行费与“军事合作”挂钩。美国防长赫格塞思4月9日访问巴拿马时表示,美国可能会“重新启动”在巴拿马的军事部署,以应对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安全挑战”。当月,美国与巴拿马达成美国军舰免费通行运河的协议,美军舰艇凭借此协议能够更加频繁、便捷地在运河区域活动,为其军事存在埋下了伏笔,也是在为后续可能的控制运河行动做准备。
特朗普政府将巴拿马运河定位为“美国关键资产”,频繁释放“收回控制权”的信号,甚至宣称不排除动用武力“重掌”运河,一方面是试图通过控制巴拿马运河强化其全球贸易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控制东亚与拉美的贸易联系。
巴拿马运河是打开东亚与拉美贸易的一把锁钥,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航线则是亚欧贸易的咽喉要道。后者通航量超过了巴拿马运河,约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量的12%。这条航线是东亚对欧贸易的重要通道,尤其是对于汽车产供链稳定和食品贸易安全至关重要。
美国长期将掌控该航线视为全球战略布局和维系其经济霸权的关键一环。特朗普二次执政后,发表接管加沙的极端言论,要求埃及允许美舰“免费通行”苏伊士运河,意图通过在中东的军事行动彰显自身海洋霸主地位,以强化对全球关键贸易通道的控制。目前,美国与以色列已在红海两端形成钳形态势,必要时很可能会强化对航线的管控。东亚与欧洲之间的货物运输如绕行非洲好望角,或改走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或转由铁路进行陆路运输,将大幅增加贸易成本。
一艘货轮在巴拿马运河上航行(2024 年 8 月 28 日摄) 李木子摄 / 本刊
瞄准海上贸易新通道
美国重掌海权的下一个目标是控制北极。为此,特朗普政府在战略、军事、经济等方面全方位发力瞄准了格陵兰岛,为控制海上贸易新通道做着准备。
北极的军事价值有目共睹,战略家认为,谁掌控了北极,谁就能威慑北半球的主要国家。冷战时期,美苏均将战机、导弹、核潜艇部署于此,因为经由此处是攻击对方的最短路径。北极航道的价值也备受瞩目,它是连接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距离最短的海上航线。相比于传统航线,北极航道可使亚欧海运贸易的路程缩短40%。
近年来,北极航道利用率显著提升。2024年,北极航道货运量达到创纪录的3790万吨,较十年前2014年的370万吨增长10倍。这有气候变化的原因:北极正在经历四倍于全球均速的变暖,2024年北极冰盖面积萎缩至约270万平方公里,2030年夏季或将见证首个“无冰北极”。同时也有地缘政治的原因: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使俄加速“向东看”“向东转”,大力开拓亚洲替代市场,“北方海航道”(东北航道)因此越来越受其青睐。未来,北极航道的常态化通航或将彻底改变既有全球航运格局。
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时就将北极视为大国竞争前哨。2019年4月,美国海岸警卫队发布《北极战略展望》,称北极为战略竞争空间,竞争对手的资源投入和建设能力威胁美国的主导地位。2019年6月,美国国防部发布《北极战略》将北极定义为“战略竞争走廊”,指称竞争对手的活动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挑战。2020年6月,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加强破冰船舰队建设和北极军事存在以进行大国竞争。同年7月,美国空军将北极定位为“国土防御新前沿”。
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围绕北极的进攻性动作更多,掌控北极航道的战略目标更加清晰。2025年1月,他在就职演讲中宣称“北极是美国未来的战略宝库”。3月29日,他宣布计划从芬兰购买破冰船,使美国破冰船的数量由现有的2艘增加到48艘,达到与俄罗斯相当的规模。3月28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位于格陵兰岛的美国皮图菲克太空基地,宣布增派海军舰艇以强化地区军事存在。
特朗普政府对格陵兰岛的觊觎引发全球关注,其有关强占格陵兰岛的言论更是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格陵兰岛被美国战略界视为“北极高速公路”。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就鼓吹要“买下格陵兰岛”。二次上任后,他进一步施压,誓言要“以某种方式”为美国“拿下”格陵兰岛。2025年5月,特朗普再发推文称,“格陵兰岛对美国安全至关重要”,美国不会让竞争对手染指。2025年以来,美国高官多次造访格陵兰岛。大国竞争时代,美国对格陵兰岛的觊觎既有占有其丰富资源尤其是稀土资源的图谋,也着眼于该岛扼守北极航道的地缘价值,希望以某种方式控制该岛,以在大国博弈中赢得战略主动。
2025年6月,美国与丹麦签署国防合作协议,允许美国在丹麦保持更加持久的军事存在,并允许美军不受阻碍地进入丹麦境内部分军事区域和设施。这是丹麦对美国的妥协。未来,美国恐将继续就格陵兰岛问题向丹麦施压,以夯实其北极战略之锚。
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首府努克(2025 年 3 月 21 日摄) 彭子洋摄 / 本刊
综合遏控暗流汹涌
美国政府强化对全球航道的遏控,是美国全球战略资源调整的重要方面。2025年,美国接连启动针对全球七条命脉航道和关键港口的评估审查,未来将综合运用军事、灰色竞争、经济胁迫等手段进一步强化全球航道遏控。在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召开的关键航道安全审查听证会上,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及北极航道均成为审查对象,审查内容包括通行费透明度、监管壁垒、外国政府法规影响和战略控制等。美国的“单边遏控合法化”举措将给全球海上通道安全稳定蒙上阴影。
未来,美国或将在以下五方面加强通道遏控。
一是军事威慑。军事封锁是极端选项,近年来,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等多个智库公开发表报告,讨论在印太地区岛链强化分布式军力部署。美国国会众议院自2023年起就提出过相关法案,最新的《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拟定了“授权美军进行海上封锁”条款,计划允许美国在特殊情况下封锁竞争对手的海上油气进口通道,尤其是针对马六甲海峡、南海等重要海上通道。近几年来,美国十分注重强化在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的军事基地和辎重部署,深化与盟伴国家的情报共享,特别注重强化与印度在马六甲海峡西侧的海上安全合作,目标即是强化对包括马六甲海峡在内的印太主要通道的控制。
二是灰色竞争。美国围绕关键通道开展的灰色竞争包括舆论战和科技战。美国利用智库和媒体轮番炒作港口基建、非法捕捞、海洋污染、暴力执法等议题,渲染所谓“海上威胁”,千方百计破坏地区国家之间的信任,准备伺机挑起事端为封锁通道炮制借口。美国还启动“复制者”计划,构建由机、艇、潜航器等组成的无人作战体系,与日本等地区盟伴联手,加速在印太关键航道投放海底无人装备,预谋打一场围绕海上通道安全的高科技战争。
三是港航制裁。港航制裁正成为美国通道遏控的主要工具之一。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多轮港航制裁,包括禁止俄罗斯商船靠港等。如果大国博弈及海上通道竞争进一步加剧,美国可能会复制禁止靠港等制裁措施,而美国资本大概率会在其经营的港口履行美单边制裁规定。同时,美国惯于施压盟伴与其保持一致,利用“长臂管辖”对外制造寒蝉效应,即使是不属于美国的海外港口资产,也可能在其强压下被迫妥协。
四是金融施压。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西方利用金融优势地位禁止西方保险公司为运输俄罗斯石油的船只提供国际航运保险服务,成为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对俄制裁,此举旨在扼杀俄罗斯石油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用没有保险的船只运油。如果未来美国在关键航道上滥用金融保险工具,将给竞争对手带来“有船难用”“有路难走”的挑战,或者,一旦美国在关键航道上制造事端,就会使相关保险费用骤增,这将大幅抬高后者的航运成本。
五是伪多边遏制。海上通道具有国际公共属性,国际合作保障通道安全是必然要求,但近年来,真正的大多边海上通道安全合作已被架空。美国无视国际规则,不断圈建“小圈子”,炮制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等伪多边机制。未来,相关机制不仅不会停摆,反而会延伸和强化,甚至可能转化为航道遏控工具,这必将进一步破坏既有的大多边海上通道安全合作,危害全球海上通道安全。
(作者王旭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外法治与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兰芬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外法治与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员)■
盛达优配-配资平台开户-专业配资论坛-配资头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